以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 數禾科技助力打造質量強國
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實現經濟復蘇勢在必行。
當下,恢復民眾和投資者對經濟的信心是當務之急,尤其是對于重壓之下的實體經濟,政策傾斜是其可持續復蘇的關鍵。中國銀保監會近日召開的2023年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銀保監會三令五申引導金融機構,去加強和改進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說到底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實體經濟長期面臨的融資約束難題。解除融資約束是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金融機構重塑小微金融,多方位滿足小微受眾需求
實體經濟中,面廣量大的小微企業在穩增長、保就業、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關系億萬家庭生計, 更關乎經濟的基本盤。
但是由于抵押物不足,小微企業往往難以滿足銀行信貸業務的相關要求,能享受的金融服務非常匱乏。企業主大多是靠內源融資、親情融資,周邊人湊點資金,艱難度過了疫情沖擊。即便經濟已經開始復蘇,消費側需求增長,很多小微企業主也都苦于無法享受金融服務去擴大生產。
小微企業較難獲得金融服務支持,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服務的適配度不夠,金融供給側和資金需求方無法成功匹配。
全國工商聯去年發布的《“助微計劃”推進情況報告》,做過一項超過12萬份有效樣本的調研。數據顯示,超過七成小微企業有融資需求,有三成的經營者遭遇融資難問題,主要難點在于經營規模小缺少適配金融服務、抵押擔保不足、貸款利率過高、申請手續太復雜等。
另一個原因,現階段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能夠觸達的主要是已登記注冊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在我國超過1.4億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之外,仍有大量長尾小微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但未登記注冊,如線下小攤販、經營性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卡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等,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對于這些人群的覆蓋仍比較有限。
目前來看,這些實體經濟融資約束難題仍然需要較長周期解決。
堅持“專精特新”,讓金融“及時雨”既普且惠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要求到2025年,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質量強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印發,讓后面幾年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更加聚焦在實體經濟。
這幾年政策持續引導金融機構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從大中型銀行到新興互聯網銀行紛紛響應號召,已經在致力于重塑小微金融。工商銀行推出“小微e貸”,中國銀行推出“惠如愿”系列,中國農行推出的“小微智貸”等等。
相較于銀行系的產品創新,金融科技企業則在線上業務、服務小微長尾客戶、科技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 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和價值。以金融科技公司數禾科技為例,對內堅持“專精特新”,夯實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對外數智賦能,輸出自身創新實踐產品經驗,全方位探索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具體路徑。
作為上海市經信委批示的“專精特新”企業,數禾科技正在不斷推動產品迭代,產品升級,以科技之力提升產品質量,提升“專精特新”的金融服務可及性與精準性,整合完善“專精特新”金融服務鏈。同時,通過對科技底層基礎設施建設的穩定性,以及金融底層資產與邏輯的安全性的專注研發,數禾科技還填補了知識產權在金融科技行業的空白,實現行業的打造和技術突破。
最新數據顯示,數禾科技旗下還唄小微貸產品,面向小微企業主提供金融服務近330億元,涉及超過80萬小微用戶,行業覆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維修和其他服務業、制造業等,讓金融“及時雨”既普且惠。在業務覆蓋方面,數禾科技實現西北西南欠發達地區100%覆蓋,幫助中小企業適應經濟復蘇的大環境,激發實體經濟活力,穩定社會民生。
調動所有金融元素,用市場化方式破解難題
長遠來看,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實體經濟長期面臨的融資約束難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表示,第一,要調動所有的金融元素,包括整個金融業、所有金融機構、全部金融市場要全面動員起來,共同發力,滿足實體經濟多元化的融資需求;第二,要充分發揮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第三,要增強金融的“服務性”,切實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調動所有的金融元素,意味著要用市場化方式來化解實體融資難題。
當下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主體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政策性金融形式,不單純地以市場化盈利為最大目標,如退稅、下發補貼等;二是政府承擔部分成本,讓市場化機構來做,如貼息和其他政策支持等,其他按照市場化原則來操作;三是純粹市場化機構服務小微企業。
未來在市場化經營規律下,金融機構需要把握服務實體經濟基本原則,主動發現實體經濟薄弱環節的金融需求,穩妥創新與之相匹配的個性化服務,才能增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金融機構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還需要金融與科技的跨界融合。
在金融產品層面,金融科技可以解決獲客、成本、效率等問題。在小微企業融資的業務流程中,金融機構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減少貸前、貸中、貸后的人力成本投入,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業務流程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針對傳統金融服務小微用戶準入門檻高、授信期限短、額度低、經營風險難把握等難點,數禾科技獨創“數算器”理念,以數據支撐、算法為導向、工具為抓手,對用戶的還款能力及還款意愿進行精確的智能化評估,打造出一套完善的全流程智能風控體系。正是改變原有的成本、效率與風險特征,降低了小微融資門檻,數禾科技才精準解決小微企業借款難題,常年為超1700多萬合理借貸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金融機構要做的,不僅僅是發放貸款和收回貸款,通過扎根小微企業主,為他們提供便捷、高效、靈活的一站式服務,數禾科技正在實現與小微企業共同成長,實現中國精品店的打造。
打造小微金融服務市場化長效機制,是穩增長大局中的關鍵一環。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之下,金融機構不斷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推動市場機制高質量發揮作用,刺激中國經濟生態活力。數禾科技將在保持合規經營的前提下, 不斷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和普惠性,和金融體系其他主體共同締造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全部評論